一起冤案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隨著云南高院副院長向錢仁風鞠躬道歉并表示將給予國家賠償,轟動全國的云南巧家幼兒園投毒案似乎已近落幕,但故事還沒有結束。媒體報道,近日錢仁風的代理律師向云南省高院提交了追查當年投毒案真兇的線索,隨后巧家縣公安局對相關當事人發(fā)出了詢問通知,這表明警方已對當年的投毒案重新啟動偵查。
“這是云南省高院**次向一名無辜、無罪的公民道歉……人民法院有勇氣改正錯誤,也有勇氣為錯誤道歉。”當云南高院副院長向冤案當事人鞠躬道歉時,這無疑是中國當代法治史上罕見的一幕。在有眾多媒體記者見證的現(xiàn)場,這位副院長說,一名17歲的少女被關押了13年,失去了人身自由。這種失去自由的代價,他認為法律有義務、有責任還事件一個真相,還錢仁風一個清白,云南省高院今天怎么道歉也不為過,想想在這10多年中,一個少女在困難之中的勇敢和堅強。
作為省高院的副院長,這樣誠摯的道歉和誠懇的表述讓人動容。但是,圍繞此案,在幾乎所有相關人員那里,還有一個“心結”:被指控的錢仁風證明無罪,那么真兇在哪里?
這樣一個心結,橫亙在被認為是打開了新生活之門的錢仁風的心中,因為在這個純樸的青年女子那里,“只有抓到真兇,才能還我真正清白”;這樣一個心結,讓當年遭遇投毒的幼兒園園長朱梅一家至今坐臥不安,據(jù)其父親稱,案發(fā)后,朱家屢遭威脅,只要真兇逍遙法外,他們就不能安寧;這樣一個心結,又讓投毒案受害女童的父親無法釋懷,恨了十幾年的錢仁風不是兇手,他要求公安局緝拿真兇,給他們一個交代,還他死去的女兒一個公道;這樣一個心結,同樣糾纏著社會和公眾。真兇不浮出水面,許多疑點就無法解釋,原已遲到的正義就充滿了殘缺的遺憾,而且很可能為未來的公共生活埋下陰影……
媒體注意到,錢仁風的代理律師向云南省高院提交了追查當年投毒案真兇的線索,實際上相關線索當年即為警方掌握,并隨著投毒案成為輿論焦點轉而為公眾所熟知。人們關注的焦點在于,據(jù)律師多次向媒體披露,這些線索均指向一位首要嫌疑人,但警方始終未對其進行調查,如果律師說法屬實,警方如此處理一起刑事大案的理據(jù)是什么?
由于迄今為止云南巧家警方針對律師的說法一直沒有給予公開回應,從而導致輿論場上充斥著關于投毒案真兇的各種說法,而*耐人尋味者莫過于將其與錢仁風蒙冤聯(lián)系起來的猜測。在這一猜測里,真兇被刻意地忽視,而錢仁風成為掩蓋真相的工具。不幸的是,隨著錢仁風冤案的昭雪,為這一猜測提供佐證的細節(jié)似乎在不斷出現(xiàn):錢仁風當年遭到了辦案人員的刑訊逼供;云南省檢察院司法鑒定中心的鑒定結論顯示,錢仁風當年的三份有罪供述和兩份辨認筆錄系當年的三個偵查人員代簽,而這三個偵查人員在案后都獲得了升職……
按照法律,偵查人員代簽筆錄涉嫌職務犯罪,正如律師所追問,“對于警察來說,他們不可能不清楚作假證的后果,為何他們在明知會造成嚴重后果的情況下,甘愿冒險作假證陷害錢仁風呢?”這一切與律師所指的“巧家警方一直未對首要嫌疑人展開調查”是否存在聯(lián)系?
現(xiàn)在警方重新啟動偵查,意味著公眾的眾多疑惑終于等到了解答的機會,值得歡迎。盡管由于相隔久遠,未來偵查之困難可以預見,甚至或有費盡周折仍無法緝獲真兇的可能,但作為公安機關,不放過任何一條有價值的案件線索,這代表著對職責的忠誠和對正義的堅守。惟應注意者在于,當年涉嫌職務犯罪的三名偵查人員至今仍在任上,即使僅僅為了公正調查,追責和偵查真兇的工作也至少應該同步進行。
在近日召開的全國司法體制改革推進會上,中央政法委要求建立健全防范冤假錯案機制,針對歷史上的冤假錯案,在依法糾正的同時要從制度上反思原因。期待巧家這起重大冤案隨著真兇的現(xiàn)身而真相大白,并為如何健全防范冤假錯案機制提供鏡鑒。